養狗是需要作許多改變的
許多人養了狗在生活上卻不願意做改變
導致狗有許多行為問題產生,再指責狗狗的不對
人有人的需求,但是狗也有他生活上、體力上的需求

1.大小便與生活作息的調整
每個人生活作息不同
不管是一天睡七小時還是一天睡十幾個小時
當養了狗,就要先照料好狗的飲食和大小便
狗在飯後、睡醒、運動完,通常都會大小便
如果你希望你的狗能安穩的陪你一覺到你睡醒
那就必須在睡前,須確保你的狗在飯後、睡覺前
大小便的事情是否都處理好了
否則你無法要求你的狗,在飯後無大小便
卻在飼主睡了十幾個小時,而不會大小便

2.散步與運動習慣
許多人都無養成運動的習慣
我自己本身回到家中,要我外出真是太困難了
即使肚子餓,餓死也懶的下去買東西吃,大不了再去睡覺就好了
但是當養了狗,一天至少要帶狗出去散步一~二次
散步可以讓狗跟外界接觸,增進其社會化
散步也是專屬飼主與寵物的互動模式,讓飼主更了解自己的狗
當飼主忙於課業、事業,也只有早上和晚上回家的時間能與狗接觸
當飼主長期忽略狗,一剛開始狗可能會藉由亂大小便、咬東西,來吸引主人的注目
到後來狗甚至會因為壓力,易產生一直啃咬腳趾、食慾不振等情況

3.狗的生活照顧
人和動物都需要乾淨舒適的環境
沒有養狗之前,自己不愛乾淨,頂多是髒到自己
但是當養了狗,那就是一個責任了
狗需要舒適的環境,乾淨的飲水和飲食
看過ㄧ本書叫"狼",書中寫說蒙古的狗越壯越大隻,代表女主人養的好,那對女主人很大的誇獎
狗的身體狀況不好,就要回歸到飼主的照料
毛色差、不分季節性的掉毛、體力不佳、過瘦、過胖、大小便氣味、顏色、軟硬,要注意飲食及狗的清潔衛生
皮膚病、跳蚤或壁蝨,要注意生活環境及狗的清潔衛生
事前的細心照料,更勝過事後的醫療

4.狗的教育
狗的教育是需要重複的練習和教導
除了愛心、細心,更須具備耐心
當狗狗犯錯時,須抓到現行犯,立即糾正
如已經事過境遷,對狗打罵單純只是飼主情緒的發洩
或是一直對狗生氣,無法達成任何教育的意義
因此養狗是需要磨練心性的

5.生活的空間
狗在家中需要適當的生活空間
出門時將狗關在籠內,須確保籠子是否能讓狗轉身有餘
而當狗放出來在家中活動時,狗狗是否有活動的空間
有些人不希望狗在室內大小便,但是有些情況狗無法出外大小便,如下大雨
家中須安排狗狗有大小便的地方,可能是廁所或陽台
那清洗就很重要了,所以養狗的人,是需要天天清洗廁所或陽台的
如果家中空間過小的人,養狗前請先想清楚,狗要住那、睡那、上廁所的地點

6.出遠門
我沒有養狗的時候,天天自由自在
晚上7點回來、凌晨才回家影響都不大,頂多被媽媽念
甚至有時候出去玩住在外面,也是可以隨機決定的
但是一但養了狗,如果晚回家要先確認狗大小便、吃飯的問題
如果出遠門全家人不在家,那就要考慮狗狗是要跟著一起去或是寄宿的問題 我養的是大型狗,除非我變瞎子、SILON變導盲犬 不然許多場合SILON都是不能去的 所以勢必要面臨寄宿的問題,那就牽涉錢錢樓
因此養狗一定會影響到飼主的時間分配、金錢分配
此方面的調整是有必要的

7.飼主心理層面的調整
想養狗有很多原因,有分成計畫性和非計畫性
飼主是有計畫性,思考過後,希望有一隻狗一起作伴而飼養狗
願意花時間和心力與自己的狗狗好好相處十幾年,是最理想的情況
但是也是有許多非計劃性的因素,讓許多人開始飼養狗
如:因流行、炫耀而養名種犬、因同情心而撿了許多狗狗、因男女朋友共同飼養寵物或是把寵物當作禮物
這些情況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但是儘管是因為非計畫性的因素而養狗,只要飼主能體認到自己飼養的是一個生命
願意花時間、學習如何照顧好一個生命、一隻狗
即使是非計畫性因素,同樣能有好的結果


養狗無非是希望狗陪伴,但是當人不願意花時間在狗的身上
那養狗的意義即喪失了
甚至在照顧不周的情況下,也有可能會釀成了動物虐待
因此養狗之前請三思,是否做好心理準備要改變
已經養狗的人,如果想當個好飼主,那有些改變是一定要的喔~~
養狗是十幾年的事情,狗是一輩子的朋友,端看你如何與他相處
也祝福有養狗的人與自己的狗狗相處愉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and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