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從來到家裡,至今已經一個半月了!!!

兩黑犬雖然時常一起破壞睡覺的墊子,但是幸好感情很好

但因為有感於湖口這邊實在是太偏僻了.....

omi來一個月看過的人了不起10多個,接觸的狗只有大木、阿姨家的豆豆和貢丸,沒了!!!就這樣

omi預估是12月底出生的,所以到四月份已經三、四個月大,但是卻很少有人、狗、事物、環境的刺激

所以剛好看到有幼幼班開課,就帶著omi去學社會化、團體生活,團隊一起讓狗更好的引導,這不是單靠家庭裡一兩個人可以達到的

 

omi一開始上課的問題是,社會化不足、容易緊張過於謹慎小心

以及我很擔心大木和omi很常咬在一起,會打架的問題

我又是一個很容易擔心、緊張的媽媽,所以常給予omi太多的限制,也會讓omi不敢去探險

 

1.隔離、避免犯錯只有做到管理,但沒辦法讓狗學習到怎麼做主人喜歡她做的事情,應教導omi去學習如何面對陌生事物

如:omi因為沒看過鏡子,所以當看到鏡中的倒影時,就因為覺得奇怪、緊張而吠叫,當時我第一個反應是在omi看鏡子時,就把omi叫走,避免他吠叫,但這只是管理,卻沒有讓omi學習當下次看到奇怪的東西該怎麼去處理。

經由提醒後,omi看鏡子的時候,我牽著繩子跟著omi過去看,omi因為我靠近而壯膽更走向鏡子,當omi只是觀察沒有吠叫時,給予鼓勵,omi探險完後就自己走掉,不會再因為鏡子而感到緊張

2.藉由鼓勵正確的行為取代制止不對的行為

如當omi吠叫的時候,我的習慣是當下說不行,但其實可以多觀察狗的行為,知道狗何時會吠叫,鼓勵狗未吠叫時穩定的情緒。

或是像大木看到狗經過我們家,就會激動的狂吠、跳高、跳高邊踹牆壁,這時候我可以在他注意聽狗聲音時,轉移大木的注意力

3.對於謹慎的狗來說,我們的一小步就是他們的一大步,就很值得鼓勵和稱讚,才能增強狗的自信心

課程中,omi練習進入陌生的紙箱中,這個部份也是omi的課題,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如:電梯、樓梯、100號牧場的大門,反正ㄧ堆地方omi都會再三觀察不願意踏進去

面對紙箱,omi不想進去,之前我會以食物放在箱子前面讓他進去,但omi會吃完又縮回去,或是會把零食丟進紙箱內。這兩種方式都是先給予誘惑誘導,讓omi看到我的籌碼,但我們希望的是他完成事情後,才給我的籌碼,而非一開始就亮出籌碼。

就如別斃了那隻狗中提到的,【揮舞食物或丟入食物是企圖以賄絡增強一個尚未發生的行為,真正有效的是忽略不想要的行為,達到想要行為時給予獎勵

所以這時輕牽著omi的牽繩,手指著紙箱內,當omi有往紙箱移動就給予鼓勵,慢慢的自信心建立後,omi在短時間內就自己進入紙箱了。

4.當狗突破困難事物時,所獲得的成就感是非常強烈開心的,可藉此時機撫摸,讓狗學習當人怎麼撫摸時,會有怎樣的情緒。    

Omi在突破紙箱困境後,非常的開心狂奔,因為對他來說他完成了一件很困難的大事,非常的有自信且開心

這時候可以搭配讓他更開心的撫摸,人去學習怎樣撫摸會讓狗高興、讓狗情緒平穩

5.先由狗的情緒時搭配撫摸,到後來可變成當人怎麼撫摸時,狗會有怎樣的情緒

當之後我們希望狗有怎樣的情緒時,就可以藉由撫摸去改善狗的情緒

像大木很喜歡我們摸他屁屁和跨下(怎麼有種小色狗的感覺…),但我知道這會讓大木心情平穩,所以當他情緒過high時,我會這樣摸他,大木就會定定的讓我摸,覺得很舒服的傻樣

6.除了食物做為情感的連結,需加強使用撫摸、散步、鼓勵、玩等各種方式建立情感連結

 食物誘導是令我最為疑惑的地方,因為之前的所學不能使用零食,因此當使用零食訓練時,我就發現狗真的會只看零食,指令的服從度真的不夠穩定

幸好這時候的omi才剛養一個月,感情基礎還不深,當我這兩週加強感情的親合後,我們的感情迅速的加溫(心)

我慢慢的去掌握omi喜歡怎樣備撫摸、喜歡怎樣咬玩具、喜歡怎樣的陪伴

怎麼樣的情況又會讓omi緊張、緊迫、焦慮等,以維持他情緒的穩定

 7.管理VS.學習 (有繩到無繩到心繩)

課程過後,我們開始抽掉一些時候的口令,如吃飯時不下坐下的口令,只在他們自己坐下後下等和好的口令,開門的時候也抽掉坐下的口令,等他們坐下我們才開門,反而看到兩犬比之前更快的坐下,不像之前我們叫他坐還討價還價

畢竟訓練是希望他們融入生活,當他們已經知道該有的規矩,我們的口令一直下,反而像老媽子一樣的雜念,無形成為負增強吧.....小狗可能心裡想說,我都已經做了還一直唸……

就像我很容易用動作誘導,對我來說抽調動作是我最需要調適的;對小風來說要抽掉碎念是最需要調適

大木因為是一隻情感反射驅使的小狗,不先經過理性,所以許多行為都是內在自我驅使

因此需在衝動前先察覺轉移注意力,而非在衝動發生後,大木是條悍子,硬碰硬只是兩敗俱傷

帶大木出去的時候,需要一直提醒才會發現到我們的存在,為了避免大木會有玩瘋的情況,所以要在一開始就先管理,他才能學習到在外面應該有的規矩

 8.牽繩挫折

一般來說,我們帶狗出去時,狗跟狗之間互聞,有時候會習慣性的把狗拉走不讓狗聞,但這很容易讓狗學習到,只要有牽繩就玩不到

當狗養成狗咬牽繩、扯牽繩的行為時,對於狗來說散步是有壓力的一件事情,散步時也不知道該做什麼

因此,當牽繩散步時,是可以讓狗去了解這個環境,而非一昧的限制,當狗出現我們不希望的行為時,也可以先用聲音制止,而非不斷的拉扯牽繩

9.腳側隨行&鬆繩散步

鬆繩散步是維持150公分左右的牽繩

腳側隨行是狗走在人的左側固定的位置,注意力是放在人的身上

對於狗來說不太可能一整段路都是腳側隨行,因此鬆繩散步&腳側隨行的拿捏就相對非常的重要

但要切記不能跟著狗走,會養成一隻會暴衝的狗!!

 

筆記寫了九條,最大的重點還是要花時間在狗身上,陪著狗、教育狗、讓大木有事做、細心觀察狗的行為,讓omi可以有自信自在的認識環境

每隻狗個性百百種,每隻都是不同的學習

雖然我很感嘆養到大木這隻放山野犬,可以連續跑個三四個小時都不會累,總是這麼的精力旺盛

但是現在看到大木跟omi兩隻感情這麼的好,明明就是omi使壞,使壞大木還是這麼的護妹妹,幫omi出頭,出頭看到兩隻感情這麼好、玩得這麼開心,就覺得一切辛苦是值得的~~(笑)

 

以上是上課筆記,和我過去所學的整理

如果有訓練的問題,個狗差異不同不適合直接套用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and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